一、中心概况
井冈山红源培训中心地处风景秀丽的革命摇篮井冈山,是一家依托和利用井冈山及其周边独特的红色资源进行以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核心,以理想信念、道德品行等教育为辅助的教学培训机构。中心以打造“底色更红,初心更牢,使命更坚”的培训理念,形成了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访谈式教学、拓展式教学、热情教学、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音像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通过短期培训和专题研修等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来达到坚定学员意志、振奋学员精神、提高学员素质、增强学员能力的目的。
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中心积极探索红色培训特色之路,让每一处革命旧居旧址都成为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我们诚挚欢迎各党政机关、军队、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前来井冈山学习指导,汲取“红色”营养,增强发展动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二、基础设施
中心教学基地南湖基地、五指峰基地位于井冈山市茨坪5A级景区核心地段,坐落于南湖之畔,五指峰附近,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基地环境优美,人文环境温馨,整体设计风格自然、简单,将井冈山的“红”与“绿”和基地建筑有机结合,基地功能完善、设备齐全,拥有各式客房400余间,附有各类会议室及多功能教室、图书馆,室内有羽毛球场、乒乓球室、商务中心、健身房、等配套设施。能提供800余名学员同时入住。
三、教学模式
巍巍五百里井冈,100多处革命旧址遗迹散落其间,已经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成为人们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境界、坚定信念的生动课堂,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井冈山红源培训中心充分挖掘和利用井冈山及其周边的红色资源,借鉴各种全新的培训模式,在教学设计、教学形式上开拓创新,颠覆呆板、说教、机械的传统培训方式,创造性地推出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访谈教学、情景教学、红歌教学等教学方式,用真心、道真情,把客观历史讲深讲活,使培训效果入脑入心。中心教学场地设在革命历史的发生地,讲述历史、点评历史、反思现实。每一个教学点,就是一本活教材,每一个教学点突出一个教学主题,使党性教育更具吸引力、感染力。
专题教学
教学目的:深入学习井冈山精神,加强党性修养,传承红色基因。按照“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围绕某个主题,采取纵向跳跃、横向截取剖面的方法,选取一些典型的历史事件和热点话题,进行更加深入的阐述和更具示范性的探究。
现场教学
教学主题:实事求是、探寻发展之路;理论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感受·感触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建设期间,我们党领导和指挥的工农革命军,曾多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地击退湘赣两省敌军发动的“会剿”和“进剿”。而黄洋界保卫战就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在黄洋界保卫战中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依靠广大群众的密切配合,组织群众组成担架队、运输队等,只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将原有的哨口工事全部加固修筑,并在从 湖南方向通往山上的两条小路上都筑起了“竹钉阵”、竹篱笆障碍、滚木擂石、壕沟 、射击掩体五道防线。因而,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就是人民战争的胜利。
体验式教学
教学主题:亲身体验 真实感悟。朱毛红军挑粮小道位于井冈山西北面的黄洋界下面,是当年红军从宁冈挑粮上山路线的一小段。路为羊肠小道,崎岖不平。在朱毛亲自带头下,红军靠着肩挑背驮把30多万斤粮食运上井冈山,解决了给养问题。这段历史和故事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高风亮节,对新时期领导干部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根据这一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和自然资源,精心设计,选择朱毛红军挑粮小道作为场景,辅以红旗、红军服、识别带、扁担、箩筐、红米、稻谷等教具,让学员身穿红军服、肩挑手扛,重走崎岖路,体 验革命先辈的优良作风,感悟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该课程旨在学员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优良革命传统的感受,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使心灵受到震撼和冲击,从而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密切党群关系,保持优良作风。
红歌教学
教学主题: 领悟精神 唤醒初心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员放开歌喉唱响影响了几代人的红歌。井冈山斗争时期留下的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红色歌谣,《十送红军》、《映山红》等这些红色歌曲都反映了革命战争时期环境的恶劣、战士们的艰苦以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受每一首歌谣背后的感人故事,在歌声中体会井冈山精神。
拓展式教学
教学主题:凝聚团队 坚定信念
井冈山红源培训中心的拓展训练,将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合作的团队意识、科学的战略决策、艰苦作风和严明纪律作为拓展训练的教学理念,把理论务虚性传授的信念、团队等变得更加直观、易懂、有趣,让参训学员明确并认同组织的目标,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意识;改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组织氛围。同时改进组织内部的沟通与信息交流;使组织面对各种变革与挑战时更为从容序;表现出更佳的领导与管理才能;挖掘内在能量,使之聚合,并在工作中全部释放出来。
音像教学
《永恒的信念》《井冈丰碑》等专题片以井冈山革命斗争史为背景,通过全景展现主席、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红军先烈们的事迹,深刻阐述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等主题,引导人们以史为鉴,珍惜革命先烈留下的宝贵财富,大力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教学目的
综合运用电视表现手法再现了主席、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井冈山道路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丰功伟绩,生动地记录了他们的光辉思想和伟大风范,方方面面诠释了井冈山精神形成的过程、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访谈式教学
嘉宾访谈作为一堂特色课程,将邀请袁建芳(袁文才烈士的孙子),王生茂(王佐烈士的孙子),石金龙(老红军曾志的孙子),江满凤(井冈山老红军的后代)以及将军县革命前辈后代及亲人等,现场讲述井冈山斗争的峥嵘岁月,让学员与嘉宾在互动研讨中,各方位地了解井冈山的斗争史,领会井冈山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
情景再现式教学
用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作为教学场景,让您置身于八十多年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真实情境,带给您巨大的情感冲击和强烈的心灵震撼。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是我国目前仅有的一台演绎红色经典,表现革命战争题材的大型实景演出。整场演出分“血”、“旗 ”、“灯”、“情”、“火”、“路”六个部分。10万平方米的山水剧场,600多人的演出阵容,室外灯光音响工程,在井冈山的红色山水之间,用艺术的手段,史诗般地再现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四:师资简介
余伯流:曾任中 共江西省委党校副校长、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现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特聘教授,南昌大学、江西师大兼 职教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李忠:井冈山大学培训学院院长,井冈山大学井冈山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教授,江西省高校首批省情教育人员,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政治学理事,江西省政治学副会长,江西省中 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井冈山精神研究会常务理事。
谭洪生:曾任中 共江西省委党校副巡视员。在部队和地方长期从事政治思想宣传和党的理论教育,熟悉党务工作和组织人事工作。近十多年来在江西省委党校的对外培训工作中,组织来自全国各地党校(行政学院)、组织人事部门、国有大中型企业等部门和单位的数万名干部职工,以及海外华人华侨红色之旅人员在南昌、瑞金、井冈山、长征路上到处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并被中外媒体集中采访,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得到受训单位和学员的肯定。
肖邮华:原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兼书记,荣获全国优 秀社科、中国红色旅游十大人物等称号。现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兼 职教授。
林志明:井冈山党史办研究员,井冈山市委党校特聘教授,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客座教授 ,井冈山精神研究协会常务副主任,江西省首批骨干教师 马列主义学科带头人。
吴晓敏:江西省委党校中 共党史和党的建设教研部主任、教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兼 职教授、中组部领导干部考试测评中心特聘人员、硕士生导师。先后获省部级以上科研优 秀成果奖十余项。
夏德根:江西财经大学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学士、法学硕士、管理学博士,首届校十佳教师;2001年获国家级优 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2007年连续四届获省级优 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徐兆麟:毕业于解 放军军事学院(国防大学前身)。曾任南昌陆军学院司令部工作教研室主任,赣州、南昌 军分区参谋长等职;1991年被解 放军三总部评委全军优 秀教师;中国军事科学学会首批会员;江西省红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谢 耕:1979年毕业于江西大学中文系,吉安市委党校教授,先后担任组教科副科长,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1996年任 教育长(副县级)2000年任副校长,一直分管教学工作。
饶道良: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现为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编研陈列室主任,研究员。武警警官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兼 职教授,井冈山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江西省国防教育师资库,江西省中 共党史学会理事,江西省井冈山精神研究会理事。